【推荐】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尝试用印画的形式大胆地装扮手套,感知每一幅手套上的对称图案。(难点)
2、了解冬天在户外工作的人,通过打扮并赠送手套激发对冬天不怕冷的人的关爱。(重点)
【活动准备】
1、要求幼儿观察谁早上起得早。
2、每人一副纸手套,每张桌子一种颜色颜料,蔬菜印章若干。
3、准备冬天人们冒着严寒工作的照片、图片,布置一个:“不怕冷的人”的展览。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激发情感。
启发谈话:冬天来了,天气好冷,可是有许多人“不怕冷”,坚持早早起,有的还在室外工作。
1、冬天的早上,谁早早起。
(1)讲述家里谁起得早。
老师可以启发提问:
①这几天,你在家里看到谁比你起得早?
②他们起来做些什么事?
(2)讲述生活周围谁起得早。
说明
①可提问:早上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你还知道谁起得早。可通过幼儿早上的生活环节,启发讲述,他们起得早,为大家做事,真了不起。
②谈话重在了解那么多早起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激发幼儿对那些早起的人们的感谢尊敬之情。
2、谁是不怕冷的人,冬天工作在寒冷之中。
(1)讲讲自己在户外的感觉。(很冷、风刮在脸上有点疼……)
(2)看看谁是冬天里不怕冷的人?他们在干些什么?(如十字路口的人民警察,在指挥交通;扫地的清洁工人。)教师展示照片
(3)教师小节,激发幼儿感受不怕冷的人十分辛苦
二、制作手套。
启发谈话:天气这么冷,我们给那些“不怕冷”的人送副手套吧。
1、观察讨论
(1)你们猜猜看一副手套有几只?
请个别有手套的幼儿拿出手套集体观察(教师强调左右图案一样)
(2)幼儿探索材料用法。
教师出示范例手套。
老师这里有一副打扮好的手套,你们看看漂亮么?上面有哪些图案?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材料宝宝变的?两边图案一样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样把两边图案变得一样的?
2、教师示范
印章亲亲颜料宝宝,在手套上按一下,再印一印,轻轻按,翻开来。
说明:教师在示范中穿插对颜料的选择,提醒幼儿每张桌子只有一种颜色,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多种颜色印画。
3、幼儿操作
(1)教师观察幼儿印画情况,鼓励幼儿走动选择颜色。
(2)教师根据情况提醒幼儿印画的轻重和颜料的使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操作。
4、谈话: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手套赠送给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
我们先把手套凉凉干,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送给早上早起的了不起的人好么?
操作建议:
可以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巩固操作。
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以及真实的情境理解乐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活动准备:
音乐内容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习创编动作
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B.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
C.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D.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E.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F.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G.欣赏“苹果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提问:苹果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啄木鸟跳舞的动作,集体表演)
三、完整学习表演。(播放背景和音乐)
1、集体学习表演动作。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反之。)
四、集体在《啄木鸟》的音乐背景中做飞翔动作出室。(结束)
大班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教学过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模具来印饼干。先看老师是怎样印的: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在大瓶盖内压平铺满,然后选择一个小模具(小瓶盖)在橡皮泥上面印压饼干。要求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饼干是完整的。印压3次后提问:你们印了几块饼干?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块也有的说7块,
……此处隐藏688个字……>活动目标:1、了解柳条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2、初步学会编柳环,体验柳条制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探索尝试柳条、柳环的各种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体验玩柳条、柳环带来的乡土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柳条编柳环,探索尝试柳条、柳环的各种玩法。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折回柳条若干根。
2、课前编好示范用的柳环。
3、利用家长资源,做一些柳条手工编织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柳条,引出课题,尝试柳条的不同玩法
1、今天老师和你们出去玩,带回了什么?
2、我们来和柳条玩游戏,好吗?(启发幼儿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柳条自由地开展游戏,感受玩柳条游戏带来的乐趣。)
3、请幼儿介绍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4、幼儿再次自由玩柳条。(鼓励幼儿玩出不同花样)
(二)了解柳条的用途
1、你们知道柳条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2、出示一些家长做的柳条手工编织品,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3、启发幼儿想想自己家里还用柳条做什么。(如用来搭瓜架、编箩筐、篮子等。)
4、引导幼儿小结:柳条的用处真多。
(三)、学习用柳条编柳环并探索、尝试柳环的多种玩法
1、师:今天我们要用柳条编柳环,待会儿我们还要用自己亲手编的'柳环玩游戏,你们高兴吗?
2出示课前编好的柳环,让幼儿观察、讨论:柳环是怎么编起来的?(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柳环的编法,而是让幼儿自主探索,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
3、幼儿尝试编柳环,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4、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编的。
5、探索、尝试柳环的多种玩法。(幼儿用自己自制的器材游戏,兴趣盎然。)
(1)、激起玩柳环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会和自己编的柳环玩吗?
老师示范用柳环做“踩云朵”的动作,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玩法。
(2)、你觉得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自由探索玩柳环,教师观察指导。
(3)、请同伴之间分享自己的玩法。(滚环、套在膀子上转、放在地上跳、抛环、戴在头上匍匐前进等)
(4)、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
(5)、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尝试玩柳环。
师:柳环还可以两人、三人、多人一起玩呢,你们会吗?(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1)、幼儿自由探索合作玩柳环,教师观察指导。
(2)请幼儿与小朋友分享合作玩的玩法。
(3)请幼儿上来说说是怎样合作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
6、幼儿自由练习玩柳环。
(四)、延伸活动
1、柳环可真好玩,你们玩得都非常开心,而且玩出了很多的花样,我们把这些柳环拿去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好吗?
2、继续利用柳条进行小制作活动,满足他们的创作欲望。并将“作品”用于游戏。
活动评析:
1、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三味书屋是禁锢孩子的牢笼;而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道出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快乐。我们利用自然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孩子们走进那片洋溢着自然气息的“百草园”,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探索感兴趣的自然物,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学习。
2、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自然物--柳条,孩子喜欢它们,活动时始终处于愉快的氛围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活动过程中注意给幼儿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自我创新,尝试合作,多次给幼儿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培养合作意识。
4、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孩子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了“今天老师和你们出去玩,带回了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对户外踏青还“意犹未尽”,于是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然后,教师让幼儿自由地和柳条玩游戏,并通过课前编好的柳环,激起幼儿编柳环的欲望,再让幼儿用自己自制的柳环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幼儿始终兴趣盎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将幼儿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
5、家长资源的利用,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课上展示的一些柳条手工编织品都为家长所制作。
大班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
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
学习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经验。
二、重点与难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说明
动物过冬的方式作为一种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幼儿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因此,本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上。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饲养一些动物、如乌龟、兔子、鸟、鱼等。
准备纸、笔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四、设计思路
大班下期的幼儿既有探索的兴趣,也有一定的探究潜能。如果教师能注重为幼儿创设探索的氛围和机会,就能使幼儿逐步“学会学习”。所以活动设计可以从设问开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并随时把探索的成果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展示出来(文字或绘画)。然后组织幼儿交流探索的经验和方法。通过相互交流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获得知识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相互提问,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五、活动流程
讨论——探索——表达——交流——提问
1、通过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讨论:冬天来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过寒冷的冬天?
(2)提问:动物怎么过冬?
说明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具体的动物,如狗怎么过冬?鱼怎么过冬?……?凡是没有得出正确答案的幼儿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师可将想应的图片贴在教室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关的书籍和图片。
2、通过探索活动是幼儿自主的,即由幼儿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过表达活动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说明
探索要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图画或语言(由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口述的内容)。然后让幼儿将答案贴在相应动物的周围。
4、通过交流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说明交流活动以讲述为主,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经过。
5、通过相互提问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