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育院校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论文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学习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然而体育院校英语课堂的词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
关键词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院校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很多语言学家认为:词汇应被摆在语言学习过程的首要地位。事实上,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其它内容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名体育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师,深深感觉词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逃避”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词汇的记忆和学习,因此亟需针对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的有效词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自主记忆单词。
二、体育院校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高。体育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甚至零起点,他们英语概念模糊,语感差,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词汇的增多,学习困难与日俱增,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形成恶意循环。
2.记忆方法单一。笔者曾在教学班关于单词记忆方法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学生都使用字母记忆法,只有不到30%的学生懂得使用音节记忆、语境记忆、联想记忆等其它方法。大多数体育院校的学生习惯于依赖汉语意义对单词进行记忆,由于缺乏及时复习和巩固,往往感到单词记忆困难,难于上青天。
3.忽视单词读音。“会写不会读”的原因在于学生语音方面基础较差,有的甚至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来学习词汇读音。
4.缺乏自主能动性。由于词汇量不足引起的阅读和听力等障碍,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降低,反过来又会对新词汇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三、体育院校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问题
1.词汇教学方法简单,时间有限。大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整体教学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在教授词汇时,也大多通过“跟读”和“孤立地讲解”将课本上单词的意义、构词、用法等直接教给学生,看起来直接又省时,但并不能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单词,进而影响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的效果。
2.按书教词。由于考虑到体育院校学生的基础和接受度,很多教师抱着“学生能把书上的单词掌握就很好了”的观念,往往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并没有联系前课进行回顾复习,或联系实际对新词进行适度扩展,不知不觉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学生对于词汇达到暂时性的短暂记忆后,督促学生进行重复学习进行巩固非常重要。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师往往忽视这个环节,或仅使用听写、单选题等传统方法对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检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意义的理解。
四、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体育院校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教师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实施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
1.重视语音教学。体育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入学前没有学过系统的语音知识,不能正确朗读单词或把握重音。教师在教授新词时应遵循“学中说、说中学”的原则,培养学生听音辨词、正确读词的能力。
2.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授科学记忆方法。查词典是学习、掌握词汇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知晓单词的搭配、同(反)义及多种含义、透彻地理解单词的使用,对所学单词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摈弃利用中英文对照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语音规则、构词法、分类、对比、上下文等方法记忆单词。
3.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语境教学法、词汇归类法、构词教学法和词块教学法,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运用中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其中,任务型词汇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此外,还要重视新词與旧词的联想,随时温故而知新,同时根据学生水平和需求,循序渐进地适度拓展一些新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使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创设生活语境使目标词汇反复再现。因为短时记忆遗忘率很高,教师应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同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课堂内容,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词汇检测方法,如让学生发挥联想对目标词汇编成故事或对话,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之,针对体育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能动性差的特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词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同时,注意词汇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做到趣味性和多样化并存,才能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在语境中学会使用词汇。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程世禄,张国扬.ESP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罗志康.谈谈怎样提高英语词汇的记忆效果[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6]喻小继,王芳.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