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双重编码理论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双重编码言语编码意象编码阅读理解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将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所提出的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两系统中的言语码和表象码的加工充分激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语言信息和意象信息相结合,共同促进阅读理解和记忆,使该理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积极作用。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1971年,在Imageryandverbalprocesses一文中提出:人的认知系统包含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言语系统加工离散的言语信息,处理文字信息;言语码的组织是线性的序列的,这与语言的序列特征有关。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转换和提取;表象码的组织则是共时的、整体的、动态的,许多信息可以一次性获得双重编码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是视觉和听觉的言语码。两种系统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可以激活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同样,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可以激活也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可以激活系统内部其它的言语码,而表象系统中的表象码可以激活其系统内部其它的表象码。
二、两种编码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阅读是一个如此复杂的过程,最低限度也涉及到语言记忆、思维、智力和知觉。阅读能力对于我们的151常生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存在词汇记忆量少、背景知识缺乏、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双重编码的言语系统表明,只有识别单词和理解意义,才能将这些感官信息传达给言语系统进行加工。所以对于单词识别和意义加工的能力,与阅读理解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仅仅具备言语理解的系统还是不够的。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知识的形象再现可以加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以及加深理解的程度。例如,学习过心理实验课的学生可以更快地看懂一个实验的程序。换句话说,读者创建了对此种情景的一种表象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准确、快速的理解要求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的共同合作。只有使两者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阅读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总之,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隐含意义进行表象的加工和选择,最后达到理解全篇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阅读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深入的理解,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三、对英语阅读的启示
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要接受最前-?几的信息,不仅仅要了解国内最新的知识,还要了解国际的最新动态。所以英语的阅读水平显的至关重要。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师必须利用双重编码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活动。
(一)关键字记忆或联想
我们人类的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7+2个组块。我们如何在阅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有效地记忆文章的内容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记忆几个关键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理解文章。对关键词记忆可以激活我们的言语系统,可以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信息。而且关键词又可以诱发我们的表象系统,使抽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由于对某一个关键词的理解,我们验证了先前的想法,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或成功感,从而信心倍增,有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就给出关键词,使学生带着好心和求证的心理去阅读英语文章。根据双重编码理论,言语系统中的言语码又可以扩散激活,所以线索词,就可以扩展成为一个句子、段落等等,进而全文的大致内容也就得到了再现。
(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对文章背景大致了解,这是外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最为传统的方法之一。虽然有些老套,这恰恰反应了双重编码系统中的表象系统。在阅读之前,先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利于形成表象,将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因为任何阅读文本并不是语法和词汇的简单组合,它还在各个层次上体现着使用该语言的名族的文化。把外国文化与自己文化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两类相似或相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异同,能在读者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其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
这些联想意义是人们因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往往反映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顾嘉祖,2002)。
(三)阅读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分紧张的情绪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由于关键词的记忆和背景知识的了解,我们就会对文章的内容做出预测,使我们的大脑直保持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积极地进行阅读,从而成功理解文章的内容。双重编码理论不仅构建了阅读理解的理论结构,而且架设了大脑积极思考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陈宝国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1,12:8-89